行业新闻
1 :病毒载体表达量低,相对于抗体4-6 g/L的表达量,目前病毒载体的表达量一般都维持在AAV产量水平E14vg/L,LVV产量水平E10-E11TU/L, AdV产量水平E14VP/L,HSV产量水平E11pfu/L,较低的表达水平为规模化生产带来了比较大的挑战。
2 :生产工艺的多样性大,随着基因治疗管线的扩增并受到产品剂量和疗效的影响,病毒载体生产批次和规模差异较大,如何搭建一个灵活平台成为行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3 :缺乏专门针对病毒载体生产而优化的硬件设备、耗材及方法,这也导致产品在产量、纯度和交叉污染等方面面临挑战。
法规对基因治疗病毒载体生产的要求
2021年CDE发布了药品共线生产质量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产品由于涉及的活体材料的可变性及可能含有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如质粒、病毒、病原体类产品的危害性较高,建议专用生产线或使用一次性生产系统进行生产。”出于成本、时间及不需要清洁验证等因素的考虑,传统生物制剂 (Mabs) 生产用到的封闭系统一次性使用技术 (SUTs) 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细胞治疗和病毒载体生产,已成为最佳的解决方案。尤其对于多产品共线生产,通过更换一次性耗材即可实现不同项目不同批次切换,而不用花费过多精力去进行清洁验证。但目前已上市层析设备大多适合大体积/超大体积的纯化,这可能会导致病毒载体生产后续过程的复杂化。例如,对于小批量纯化过程使用过大的层析系统和层析柱可能存在较大的系统死体积,导致生产的产品被过度稀释或产品在收集时与其他溶液混合,进而影响到产品质量。
全新ÄKTA ready 450一次性层析系统